置辞词语解释
置辞(置辞,置辞)
亦作“置词”。
1. 措词。
▶《史记•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人有上书告勃欲反,下廷尉。廷尉下其事长安,逮捕勃治之。
▶勃恐,不知置辞。”
▶《南史•焦度传》:“为人朴涩,欲就高帝……求竟陵郡,不知所以置辞。”
▶清·恽敬《与李汀州书》:“前书止言其读宋儒书,并涉释典,不及其他,可知敬之置辞矣。”
2. 指申辩。
▶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•小翠》:“夫人怒奔女室,诟让之。女惟憨笑,并不一置词。”
3. 指修辞技巧。
▶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•知音》:“是以将阅文情,先标六观。一观位体,二观置辞,三观通变,四观奇正,五观事义,六观宫商。”
置辞网络解释
措辭。漢書.卷四十.周勃傳:「勃恐,不知置辭。」
置辞造句
- ”罗敷前置辞:“使君一何愚!
- 右并发端置辞,泛叙事物也。
- 〔置辞〕:同“致辞”,即答语。
- 《前汉?周勃传》不知置辞。
- 罗敷前置辞:“使君一何愚!
- 至官不能置辞,梏掠几死。
- 二观置辞,即分析作品语言的含义和特点。
- 勃恐,不知置辞。
- ”一句话,赫德要当海军老大,就得把海关老大的位置辞去。
- 在J.华生从该校心理学系主任位置辞职后,他继任了该职位。
- 关吏呵问女休,女休前置辞:“平生为燕王妇,於今为诏狱囚。
- 一观位体,二观置辞,三观通变,四观奇正,五观事义,六观宫商。
- 后求竟陵郡,不知所以置辞,亲人授之辞百余言,度习诵数日,皆得上口。
- ”《南史?焦度传》:“为人朴涩,欲就高帝……求竟陵郡,不知所以置辞。
- ”以上六观,位体、通变、事义属于作品内容,置辞、奇正、宫商属于作品形式。
- ?丘巨源传》:且迈远置辞,无乃侵慢,民作符檄,肆言詈辱,放笔出手,即就齑粉。
- ”清?恽敬《与李汀州书》:“前书止言其读宋儒书,并涉释典,不及其他,可知敬之置辞矣。
- 是以将阅文情,先标六观∶一观位体,二观置辞,三观通变,四观奇正,五观事义,六观宫商。
- 敏决定辞职另找新工,却遇上有骇客入侵电脑保安系统;岳指责正办事不力,敏为助正决定搁置辞职。
- 【反义词】:粗言秽语、耳食之言、流言蜚语、污言秽语、冷言冷语、谗言佞语、花言巧语、恶言置辞。
置开头的词语: 置辞 置都 置备 置亭 置问 置散 置之不论 置质 置议 置棋不定 置榻 置水之清 置对 置立 置堇 置怀 置答 置社 置水不漏 置之不问
辞结尾的词语: 置辞 质辞 剧辞 敬辞 警策辞 进辞 谨辞 尽辞 讦辞 醮辞 郊辞 交辞 教辞 强辞 蹇辞 假辞 嘉辞 寄辞 集辞 瘠义肥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