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之不问(zhì zhī bù wèn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置之不问词语解释

置之不问(置之不问,置之不问)

搁在一边,不予过问。

▶清·袁枚《新齐谐•抬轿郎君》:“乃闭锁书舍中,未几逃出,又为人抬轿矣。如是者再三,祖父无如何,置之不问。”

▶巴金《秋》一:“郑家至今尚无安葬的意思,大舅也置之不问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置之不问

 补证条目

搁在一起,不予过问。

▶宋欧阳修《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》:“已而县籍强壮为兵,有告讼田之民隐丁以规避者,君笑曰:‘是尝诉我者……’因置之不问,县民繇是知君为爱我。”

▶宋洪迈《夷坚支志戊·许子交》:“僧云:‘此乃寺后山下一巨石,每出现光怪,为人害,无有宿客得安枕者。以其质干顽重,未易除徙,故置之不问。’”

置之不问成语解释

◎ 搁在一边,不予过问。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抬轿郎君》:“乃閉鎖書舍中,未幾逃出,又爲人擡轎矣。如是者再三,祖父無如何,置之不問。” 巴金 《秋》一:“ 郑 家至今尚无安葬的意思,大舅也置之不问。”

置之不问造句

  • 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
  • 先前几任使司受其贿,置之不问
  • 依卑人说,倒置之不问罢了。
  • ”后比喻姑且置之不问
  • 而吕坤因为已经患病致仕,置之不问
  • 、礼部尚书杨隆奏留之,因得置之不问
  • 乃历久未蒙张小姐前来察看,迄今置之不问
  • 延绥巡抚请兵剿除,应甲以饥民宜抚置之不问
  • 官吏置之不问
  • 世宗置之不问
  • 至于米数的盈亏,米色的纯杂,竟然置之不问
  • 租界当局明知底细,也只得眼开眼闭,置之不问
  • 准备置之不问,严助驳田议,主张出兵援救东瓯。
  • 御史张缙、给中叶绅交章论劾,孝宗却置之不问
  • ”生疑曹无魏姓世家,又且大姓失女,何得置之不问
  • 樊增祥《批卢汉章呈词》:“既然生意如此兴隆,尔何以十馀年置之不问
  • 只是求他不要追吃以前的醋,把瞌头的话置之不问,也就好了,怎么还想别样的事。
  • 上以督抚查办灾赈,於奏报后续行查出灾区,往往回护属吏,将小民疾苦置之不问
  • 凡宦官子弟、宾客为官贪残者,皆置之不问,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,颇政绩者二十六人。
  • 出处:宋?苏辙《历代论四?狄仁杰》:“仁杰犹置之不问,复授之张柬之,俟其恶稔而后取。

置开头的词语: 置之不问 置诸高阁 置设 置手 置法 置蒭 置沟壑 置论 置局 置槷 置顿 置铅 置重

问结尾的词语: 置之不问 质问 鞫问 鞠问 纠问 究问 警问 借问 讦问 降问 讲问 检问 甲乙问 嘉问 家问 记问 诘问 吉问 极问 讥问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