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馆(zhì guǎn)的成语解释及意思

作者:通通学

质馆词语解释

质馆(质馆,质馆)

古代接纳外族或外国降者质子的馆舍。

▶《后汉书•鲜卑传》:“邓太后赐燕荔阳王印绶,赤车参驾,令止乌桓校尉所居甯城下,通胡市,因筑南北两部质馆。”

▶李贤注:“筑馆以受降质。”

▶明·王志坚《表异录•军旅》:“边有质馆,以居降夷。”

▶清·夏燮《<中西纪事>后序》:“大抵住冬有期,防秋无警,降城三筑,质馆两开。”

质馆造句

  • 1987年聘崔梦龄副教授为地质馆主任。
  • 上课在原北京大学的地质馆、红楼及新楼。
  • 其中,纸质馆藏59.8万册,数字馆藏90.2万册。
  • 校尉所居宁城下,通胡市,因筑南北两部质馆
  • 。次年,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生宿舍。
  • 档案馆现有纸质馆藏档案114082卷(件),声像实物档案7898件。
  • ”明王志坚《表异录?军旅》:“边有质馆,以居降夷。
  • 图书馆为省级优质馆,藏书40余万册,有中外文报刊和电子期刊1260余种。
  • 1988年,地质馆更名为河北地质学院地质博物馆,聘谢漫泽副教授为馆长。
  • 一夜未睡,凌晨刚印完讲义,就从端王府夹道登车赶往沙滩地质馆讲课。
  • 馆舍系利用原办公楼改建而成建筑面积1170平方米,地质馆使用了其中的684.42平方米。
  • 1983年入中国岩溶地质馆负责美术设计工作,1995年调入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任副教授。
  • 博物馆、地质馆、科技馆、生态馆、文化馆、展示厅、4D影院等策划设计布展施工。
  • 北京大学教授会遵照他的遗愿决定将他的骨灰葬于北大红楼(沙滩)旁的地质馆前。
  • ”清夏燮《<中西纪事>后序》:“大抵住冬有期,防秋无警,降城三筑,质馆两开。
  • 公元2世纪初,东汉统治者许在乌桓校尉治所宁城互市,并筑有南北部质馆,使互市顺利进行。
  • 1919年设计清华大学王国维先生纪念碑,1934年设计北京大学地质馆,1949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。
  • 质馆藏约18万册,其中中文图书近11万册,过期报刊合订本约3万册,工具书约1万册,古籍书约3万册。
  • 图书馆现有纸质馆藏34.8万余册(卷),其中纸质图书32.6万余册,期刊合订本和报纸合订本2.2万余卷。
  • 目前,中国大陆建有专业性自然史博物馆115座,其中包括恐龙等生物博物馆30座、天文馆15座、地质馆70座。

质开头的词语: 质馆 质律 质照 质易 质役 质论 质家 质币 质略 质昧 质判 质仁 质请 质野 质讯 质鬻 质悫 质确 质色 质卖

馆结尾的词语: 质馆 捐馆 蒩馆 就馆 旧馆 酒馆 金张馆 解馆 碣馆 碣石馆 鲛馆 江馆 饯馆 茧馆 假馆 甲馆 家馆 妓馆 纪念馆 吉馆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