识灭词语解释
识灭(识灭,识灭)
佛教语。指死。
▶《南齐书•武帝纪》:“我识灭之后,身上着夏衣画天衣,纯乌犀导,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,唯装复裌衣各一通。”
识灭造句
- 若渐死者,往下人天于足脐心如次识灭。
- 若往生天,识灭心处。
- 若往人趣,识灭于脐。
- 此意识灭次识续生。
- 此识灭已,其心即虚,凝寂淡泊,皎洁泰然。
- 识灭则名像灭。
- 识灭则名色灭。
- 无明灭、行灭、识灭,乃至生老死灭,就是涅盘。
- 其于大梦既觉,长夜获晓,即倒惑识灭,三界都空。
- 如是受想行识,识集识灭识灭道迹,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。
- 此识灭已,其心即虚,凝寂淡泊,皎洁泰然,吾更不能说其形状。
- 以为前念(六)识灭,引生后念的识,前灭识为后起识的所依,前灭识即称为‘意’。
- 无上瑜伽密说人临终之际,会于诸识灭时暂现心性光明,称“死光明”,并依此设有中阴解脱之密法。
- ”又诏曰:“我识灭之后,身上著夏衣,画天衣,纯乌犀导,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,唯装复?衣各一通。
- 如《决定藏论》卷上云(大正30?1020b)?‘断阿罗耶识即转凡夫性,舍凡夫法,阿罗耶识灭,此识灭故,一切烦恼灭。
- 《南齐书?武帝纪》:“我识灭之后,身上著夏衣画天衣,纯乌犀导,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,唯装复?衣各一通。
- 反之,无明灭故行灭,行灭故识灭,识灭故名色灭,……六处……触……受……取……,有灭故生灭,生灭故老死、愁悲苦忧恼灭。
- 武帝对于其后事,特意下诏说:“我识灭之后,身上著夏衣,画天衣,纯乌犀导,应诸器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,唯装复夹衣各一通。
- 无明灭即行灭,行灭即识灭,识灭即名色灭,名色灭即六入灭,六入灭即触灭,触灭即受灭,受灭即爱灭,爱灭即取灭,取灭即有灭,有灭即生灭,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。
- 所谓无明灭则行灭,行灭则识灭,识灭则名色灭,名色灭则六入灭,六入灭则触灭,触灭则受灭,受灭则爱灭,爱灭则取灭,取灭则有灭,有灭则生灭,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。
识开头的词语: 识灭
灭结尾的词语: 识灭 镌灭 救灭 救人救彻,救火救灭 烬灭 焦灭 践灭 翦灭 剪灭 歼灭 熸灭 寄灭 寂灭 击灭 溃灭 晦灭 毁灭 灰灭 灰飞烟灭 漶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