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箕帚词语解释
执箕帚(执箕帚,执箕帚)
1. 《国语•吴语》:“一介嫡女,执箕帚以赅姓于王宫。”
▶汉·刘向《说苑•修文》:“草茅之产,未习于织纴纺绩之事,得奉执箕帚之事,敢不敬拜。”
▶《三国演义》第三三回:“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,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。”
2. 谓持簸箕扫帚从事洒扫。多指做妻妾。
▶《国语•吴语》:“一介嫡女,执箕帚以赅姓于王宫。”
▶汉·刘向《说苑•修文》:“草茅之产,未习于织纴纺绩之事,得奉执箕帚之事,敢不敬拜。”
▶《三国演义》第三三回:“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,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。”
3. 指做奴僕。
▶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•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大王赦其深辜,裁加役臣,使执箕帚。”
执箕帚网络解释
手持畚箕掃帚從事賤役。後多指為人妻的謙詞。漢.趙曄.吳越春秋.句踐入臣外傳:「大王赦其深辜,裁加役臣,使執箕帚。」三國演義.第三十三回:「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,願獻甄氏為世子執箕帚。」亦作「執巾櫛」。
执箕帚造句
- 年十有四,执箕帚于曹氏,于今四十余载矣。
- 蒙公子露覆,泽被发肤,愿执箕帚,以报高义。
- 传》中就记载:班昭“年十有四,执箕帚于曹氏”。
- 愿执箕帚【拼音】:yuàn zhíjīzhǒu指愿意充当妻子。
- 咸通中,为李亿补阙执箕帚,后爱衰下山,隶咸宜观为女道士。
- 夫人敬奉夫子,柔色率礼,屏在家之华施(8),执箕帚而服勤。
- 一介嫡女,执箕帚以?姓于王宫;一介嫡男,奉盘?以随诸御。
- ”此处“执箕帚”借指充当臣仆,后来常用于作品中借指做妻子。
- 秀水金筠泉孝继,忽告其所亲,愿化作绝代丽姝,为船山执箕帚。
- 妾孀居十载,依于母,母亡,欲委身,无可适者,愿执箕帚为君妇。
- 妾孀居十载,依于母而母亡;欲委身,无可适者,愿执箕帚为君妇。
- 《后汉书?班昭传》中就记载:班昭“年十有四,执箕帚于曹氏”。
- 无盐见到齐宣王,大言不惭地说:“倾慕大王美德,愿执箕帚,听从差遣!
- ”但《女诫?原序》明明白白地说过她自己“年十有四,执箕帚于曹氏,今四十余载矣。
- 植在瀛州也,其母年逾七十,以身为婢,自施三宝,布衣麻菲,手执箕帚,于沙门寺洒扫。
- 《吕氏春秋?顺民》:“孤将弃国家,释?臣,服剑臂刃,变容貌,易姓名,执箕帚而臣事之,以与吴王争一日之死。
- 勾践“稽首再拜”,刚表明愿“执箕帚”,作吴王扫除之仆的心意,夫差已顿时怀疑起来:“勾践,你难道不再记挂败亡之仇了么?
- ?季秋纪》:“若此而不可得也,……,则孤将弃国家,释群山,服剑臂刃,变容貌,易名姓,执箕帚而臣事之,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。
- 若此而不可得也,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,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,则孤将弃国家,释群臣,服剑臂刃,变容貌,易名姓,执箕帚而臣事之,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。
- ?季秋纪》:“若此而不可得也,内量万国不足以伤吴,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,则孤将弃国家,释群山,服剑臂刃,变容貌,易名姓,执箕帚而臣事之,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。
执开头的词语: 执箕帚 执法如山 执钧 执政党 执意不从 执鞭 执粗井灶 执幡 执戟 执袂 执相 执柔 执舆 执言 执要 执正 执守 执礼 执事人 执珪
帚结尾的词语: 执箕帚 箕帚 奉帚 风帚 饭帚 垩帚 独帚 东一筢子西一扫帚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丢下耙儿弄扫帚 丢下钯儿弄扫帚 炊帚 疮帚 弊帚 敝帚 拂帚 拂云帚 宝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