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题文】读下图回答题:【小题1】图中山脉,属于我国
【题文】读下图回答题:

【小题1】图中山脉,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:( )
【小题2】甲地形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:( )

【小题1】图中山脉,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:( )
| A.①山脉 | B.②山脉 | C.③山脉 | D.④山脉 |
| A.水土流失 | B.盐碱化 | C.荒漠化 | D.沙尘暴 |

| A.①山脉 | B.②山脉 | C.③山脉 | D.④山脉 |
| A.水土流失 | B.盐碱化 | C.荒漠化 | D.沙尘暴 |
| A.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0℃有关 |
| B.与能否受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|
| C.与海拔高度有关 |
| D.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400毫米有关 |

| 地理事物 |
A |
B |
| 1月平均气温 |
|
|
| 年降水量 |
|
|
| 植被类型 |
|
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|
| 传统交通工具 |
|
|
| 耕地类型 |
旱地 |
|
| 住宅特点 |
|
|
| A.河套平原、宁夏平原 | B.河西走廊、新疆绿洲 |
| C.藏南谷地、湟水谷地 | D.成都平原、江汉平原 |
| 地理事物 |
北方地区 |
南方地区 |
| 耕地类型 |
|
|
| 粮食作物 |
|
|
| 作物熟制 |
|
|
| 年降水量 |
|
|
| 冬季气温 |
|
|
| 典型植被类型 |
|
|
| 传统交通工具 |
|
|
| 住宅特点 |
|
|



| A.苹果梨 | B.香蕉菠萝 | C.椰子咖啡 | D.冬枣柑橘 |

| A.塔里木盆地 | B.四川盆地 | C.华北平原 | D.云贵高原 |
【小题2】图中① ② ③降水量逐渐减少,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( )| A.地形因素 | B.纬度因素 | C.海陆位置 | D.人类活动 |

| A.针叶林 | B.落叶阔叶林 |
| C.林海雪原 | D.常绿阔叶林 |
| A.台湾——出口导向型经济 |
| B.香港——世界著名的加工工业中心 |
| C.青藏地区——高寒农业 |
| D.内蒙古高原——畜牧业 |


| A.昆仑山 | B.天山 |
| C.武夷山 | D.秦岭 |
| A.华北平原 | B.东北平原 |
| C.云贵高原 | D.内蒙古高原 |
| A.北京四合院 | B.陕北窑洞 |
| C.福建土楼 | D.内蒙古蒙古包 |

| A.小麦 | B.苹果 | C.甘蔗 | D.棉花 |

| A.北方地区 | B.南方地区 |
| C.西北地区 | D.青藏地区 |

|

| A.民居屋顶坡度大,墙体高 |
| B.民居屋顶坡度小,墙体较厚 |
| C.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|
| D.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,汽车、马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 |
| A.北方地区 | B.西北地区 |
| C.青藏地区 | D.南方地区 |
| A.以面食为主 |
| B.冬季注意防寒、保暖 |
| C.爱好溜冰 |
| D.喜吃粽子,喜听越剧、黄梅戏 |



| A.①② | B.②③ | C.③④ | D.①③ |
| A.a、b | B.b、c | C.c、d | D.a、d |
| A.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| B.便于空气流通 |
| C.便于更快散热 | D.便于雨水下泄 |
| A.墨镜 | B.防晒霜 | C.遮阳帽 | D.防风沙头巾 |
| A.①②③ | B.②③④ | C.①②④ | D.①③④ |
| A.南岭 | B.秦岭-淮河 | C.太行山-巫山 | D.长江 |


| A.水稻和甜菜 | B.水稻和甘蔗 |
| C.花生和小麦 | D.大豆和油菜 |

| A.南方地区 | B.黄土高原 |
| C.西北地区 | D.青藏地区 |

| A.玉龙雪山 | B.火山热海 |
| C.苍山洱海 | D.野象谷 |
| A.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 |
| B.小麦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|
| C.河湖众多,是闻名全国的“鱼米之乡” |
| D.长江中下游平原、四川盆地是本区重要的粮棉产区 |

| A.三级阶梯 | B.一、二级阶梯 |
| C.二、三级阶梯 | D.二级阶梯 |
| 年 份 |
森林覆盖率 (%) |
耕地面积 (万亩) |
年降水量 (mm) |
气温年较差 (℃) |
河流含沙量 (%) |
粮食总产量 (亿千克) |
| 1965 |
19 |
50 |
420 |
38 |
10 |
1.025 |
| 1977 |
10 |
65 |
350 |
42 |
35 |
0.975 |
| 1997 |
34 |
40 |
500 |
30 |
7 |
1.525 |
| A.小米 | B.小麦 | C.水稻 | D.高粱 |
| A.农村 | B.渔村 | C.牧村 | D.林场 |
| A.调节气候,美化环境 | B.防风固沙,保护农田 |
| C.净化空气,吸烟滞尘 | D.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|


| A.成片的防沙林 | B.一望无际的苹果林 | C.风吹草低见牛羊 | D.金色的稻田 |

| A.云南西双版纳 | B.江西的庐山 |
| C.山东的泰山 | D.湖南张家界 |
| A.台湾 | B.日本 | C.港澳 | D.东盟 |

| A.成片的防沙林 | B.一望无际的苹果林 |
| C.风吹草低见牛羊 | D.金色的稻田 |




| A.温带季风气候 | B.亚热带季风气候 |
| C.热带季风气候 | D.温带大陆性气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