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古话诗情

千古话诗情

山西省大同市铁一中初三一班 马冉

“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”,淡淡的身影在屏后的烛火中跃动,流萤掠过一抹清光;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,飞花摇曳,惊艳的花瓣无声地飞旋落地,渐渐被泥土湮没;“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”,层层树影掩映下,流转的目光若隐若现地融着哀思,却只与飞花丝雨相伴。捧一卷书,在思想中漫步,跨过千古岁月,话悠悠诗情。

犹记得清丽动人的《诗经》,蒹葭中情意绵绵;犹记得感慨抒情的《离骚》,点点馨香中氤氲着历史沉淀的痕迹,犹记得伤怀动人的《红楼梦》,留给世人一段伤悲,留给才子一声惊叹!

篱边菊花盛开,远离闹市的清净之处,独他一人静静欣赏这美景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那样不慕荣利之人,独爱着自己的菊,悠悠眺望南山;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,辛苦劳作中,自给自足,遐想一个美好的桃园。陶渊明,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正气,淡泊的心境,留下一份恬静。他的言语,字字句句带来自然与澄澈。这诗情,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,是将富贵置之度外的情趣,流芳百世。

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”,他亦茫然过,无措过,却仍然高声唱和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;“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”,他亦有无奈,以有伤怀,却依然坚信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……青莲居士李白,在诗歌满朝野的盛唐独立一面自己的旗帜。这诗情,是悲欢起浮中的坚强,是自由洒脱间的无谓,流传千古。

残阳余晖下,一个孤独的身影,独立于芭蕉树下,依然怀念着那名优雅的才女。“被酒莫惊春睡重,赌书消得泼茶香,当时只道是寻常”,如此平常的乐趣,竟随她的离开一去不复返;“一生一代一双人,争教两处销魂”,不尽的思念,尽溶于笔下未干的墨迹,随时光留下不散的诗意。纳兰性德,清初第一伤心词人,真正富贵却不慕名利的八旗子弟,留下独特的伤感。夜色中捧一卷品味,他的翩翩身影仿佛出现在眼前,悠悠的沿着历史的足迹踏之近前。这诗情,是坚贞不渝的爱情,是执着忠诚的信念,传唱万年。

回忆中,书卷将我引向时空的隧道,宛如芬芳清凛的香茶,这诗意浓浓,在历史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迹,甘甜清心,仿佛重归那段洗尽了铅华的历史长河,观临千年文化,诗意,这永不散也不能散的诗意,在其中。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8